欢迎您访问金口河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天是:
标题
无障碍浏览无障碍浏览 | 长者专区
金口河区人民政府
乐山市金口河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金口河区“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11-06   信息来源:区政府办公室  【字号:

相关文件: 《金口河区“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的政策解读

各乡、镇、彝族乡人民政府,区级各部门:

《金口河区“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乐山市金口河区人民政府

2023年9月28日

金口河区“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形成绿色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根据《乐山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金口河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有关要求,结合金口河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金口河区“1168”发展思路,进一步统筹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强化制度、技术、市场、监管等保障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充分发挥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城市全面绿色转型,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设美丽金口河提供坚实的环境保障。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一体推进。围绕“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目标,将提升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水平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战略任务相结合,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总体目标相统一,统筹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立足金口河区新发展阶段,聚焦固体废物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按照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全过程无害化的要求,解决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等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系统补齐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基础设施短板。

依法治理、深化改革。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健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制度、市场、技术、监督和全民行动等五大体系,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法治支撑保障。

党政主导、多元共治。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格局,建立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协同增效的管理体制机制,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总体目标。

全面推进以“百里山水大峡谷·清洁无废金口河”为引领的金口河区“无废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固体废物领域的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到2025年,“无废城市”建设制度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和技术体系基本完善,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能力全面提升,“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相关指标全面达成,“无废城市”宣传教育成效显著,打造一批以“无废景区”“无废工厂”“无废彝区”为代表的“无废细胞”,为乐山市“无废城市”创建贡献金口河力量。

二、现状和问题

(一)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置现状。

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置现状

2021年度,金口河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工业硅企业,分别为SW03炉渣(2248.89吨,占比71.6%)、SW06脱硫石膏(890.482吨,占比28.4%)2种类别,产生量合计3139.372吨。2021年,金口河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均由第三方公司进行转移、处置、利用,综合利用处置率在90%以上。

2.农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置现状

2021年,金口河区秸秆产生量1.07万吨,可收集量1.03万吨,综合利用量0.97万吨,综合利用率为94.25%。2021年金口河区畜禽粪污产生量为10.86万吨,综合利用量为9.74万吨,综合利用率为89.7%。

2021年金口河区秸秆利用主要以饲料化利用为主,占比达到55%,其次是肥料化利用,占比34%。全区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粪便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9%以上。全区农用薄膜(农膜和地膜)回收率为84%,农药包装产生量呈下降趋势,处置量和处置率逐年上升,2021年农药包装处置率为82%。全区已设立农膜回收网点3个、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网点14个,初步建立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店(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理”三级处置模式。

3.生活领域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置现状

(1)生活垃圾产生及处置现状

2019至2021年,金口河区生活垃圾产生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比增长24%。2021年,金口河区生活垃圾年产生量达1.059万吨,与上一年度相比增长了23%。城市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经垃圾清运收集车收集至垃圾中转站,经压缩处理后由垃圾转运车运送至区垃圾填埋场,基本实现日产日清,农村地区依托“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统筹模式,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基本完善。

金口河区现有运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一个(金口河区垃圾填埋场),总库容47.5万立方米,已填埋10.5万立方米,剩余库容约37万立方米。

(2)餐厨垃圾产生及处置现状

金口河区餐厨垃圾产生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21年同比2020年增长了47%,产生量达到0.0494万吨。

金口河区餐厨垃圾处置项目已建成运营,现日处理量已稳定在2吨,餐厨垃圾收集处置可做到日产日清,应收尽收,收运体系和处置体系仍不完善,主要采取“油水分离+微生物发酵”办法实现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3)生活污泥产生及处置现状

2016年至2022年,金口河区城市(县城)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22年同比2016年增长了233%。截至2022年底,金口河区建有1座城市(县城)污水处理厂,2022年金口河区城市(县城)污水处理厂污泥年产生量达到1030.92吨,与上一年度相比增长了47%。所有污泥均运往金口河区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每年填埋的污泥量逐年增长,尤其是提标扩容后,污泥处置量大幅度增加,处理成本居高不下。

金口河区生活污泥处置方式主要为填埋。截至2022年底,干污泥无害化处置量为1030.92吨,其中填埋处置量为1030.92吨。

(4)再生资源处置情况

金口河区现有6家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企业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主要回收废铁、废纸、废塑料等。2021年,金口河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为1700吨。

(5)快递包装处置情况

2020年,金口河区全年邮政快递企业累计完成快递收派129.60万件,同比增长23.21%。其中,收件量完成10.03万件,同比增长16.38%;派件量完成119.56万件,同比增长23.82%。

2022年,金口河预计可实现采购使用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比例达到97%以上,规范包装操作比例达到97%,可循环快递箱(盒)数量达到0.7万个,回收复用瓦楞纸箱数量达到0.7万个。

(6)大件垃圾处置情况

金口河区大件垃圾拆解中心于2022年6月投运,已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大件垃圾24吨,包括19.2吨的废旧木材、0.4吨的弹簧、铁钉等废旧金属,剩余4.4吨回收利用价值低的大件垃圾经过人工破碎后,转运至区垃圾填埋场处理。

4.建筑垃圾产生及处置现状

2021年,我区城镇新增绿色建筑面积为1.54万平方米,城镇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为66.7%。

金口河区建筑垃圾消纳场因枕头坝电站建设占用,现暂无正式建筑垃圾消纳场所,产生的建筑垃圾暂时与枕头坝电站工程建筑垃圾一并处置。

5.危险废物产生及处置现状

2021年,全区年产工业危险废物约11.04吨,共涉及8大类,主要为HW08废矿物油、HW49其他废物等,综合利用率为31.5%;全区医疗废物产生量8.19吨,涉及感染性废物和损伤性废物2类废物,医疗废物均采取无害化处置,无害化处置率100%。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均由第三方公司进行转移、处置、利用。

6.尾矿产生及处置现状

2021年,尾矿产生总量合计21.31万吨,其中四川商舟实业有限公司尾矿产生量为11.31万吨,全部充填采空区;四川拓达矿业有限公司尾矿产生量为10万吨,全部堆放在尾矿库。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矿山采选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金口河区现有四川商舟实业有限公司、四川拓达矿业有限公司2家磷矿采选企业,矿山数量及开采规模逐年提升,矿山采选带来的废石、尾矿等处置利用问题和生态环境修复问题,尤其是选矿尾矿的综合利用和尾矿库环境安全问题,成为绿色矿山建设的突出问题。

2.畜禽粪污处置能力和运维水平有待提升。到2025年,全区规划的规模化畜禽养殖量将达5万头猪单位以上,但现已建成的粪污处置设施设备运行维护不到位,粪污还田消纳土地存在较大缺口,畜禽粪污集中处置利用能力相对不足,资源化利用水平较低。

3.秸秆收储运和综合利用体系不健全。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的主体以乡镇和农户为主,综合利用方式以饲料化为主,燃料化、原料化、基料化水平低,秸秆收运体系不完善,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程度不高。

4.废弃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不完善。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难度大,农户回收利用积极性不强,可生物降解农膜推广相对滞后,回收加工及再利用程度低。农药废弃物包装物回收体系仍需完善,下游综合利用处置能力严重不足,存在收集的农药包装废弃物难以处理的问题。

5.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收运体系不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展相对滞后,分类示范试点工作推进较缓慢,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环节设施设备配套建设相对滞后,偏远乡镇尤其是高山地区的生活垃圾收储运输与处置能力不足,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率较低,废旧大件生活垃圾管理不完善。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处置能力存在短板。全区餐厨垃圾处理能力2吨/天,处置能力仅能满足目前需要。区垃圾填埋场已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生活垃圾末端处置问题亟待解决。

6.生活污泥收运处置体系需进一步规范。目前金口河区生活污泥产生量增长速度较快,且主要依托金口河区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生活污泥处置面临后续处置能力不足、处理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

7.建筑垃圾消纳场建设进度滞后,消纳场建设未提上议程,导致露天堆放现象和简单填埋现象普遍出现;建筑垃圾产生量和堆存量底数不清;建筑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分类、回收和消纳管理工作相对滞后;以简单填埋处置为主,回收利用以钢筋、铝合金等废旧金属回收为主,废弃混凝土块、废弃砖瓦、沥青等建筑弃料回收利用能力薄弱,综合利用方式单一,综合利用率不高。

8.危险废物监管难度大。2021年,我区产废单位共有53家,多数为小微企业,产废单位点多面广,监管难度较突出,均委托省内第三方公司转移处置利用,危险废物就近转移处置比较少,运输过程存在环境风险。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工业绿色转型,推动工业固废源头减量循环利用。

1.严格生态环境准入。健全工业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环境准入制度,强化固体废物领域的生态环境准入管理。将“无废城市”建设纳入区工业发展的各类专项规划,将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处置纳入“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准入的资源绩效管理要求和地方招商准入条件,全面提升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牵头单位:金口河生态环境局、区经信局、区发改局。以下各项工作均需各乡镇按照职责分工落实,不再单独列出。)

2.加强尾矿库污染防治。严格落实分类分级环境监管,开展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排查,落实尾矿库“一库一档”“一库一策”,加强尾矿库专项整治和环境风险监管,提升尾矿库环境风险防控能力。禁止在长江干流岸线三公里范围内和重要支流岸线一公里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尾矿库。积极推进现有尾矿库封场和尾矿综合利用,防范化解尾矿库重大环境风险。加强科研攻关,积极推进四川商舟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牵头单位:区发改局、金口河生态环境局、区经信局;配合单位:区应急局、区财政局、区自然资源局。)

3.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构建绿色矿业发展长效机制,将绿色发展贯穿于矿山勘查、开发全过程,全面推进四川商舟实业有限公司绿色矿山建设,新建矿山全部按照绿色矿山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和运营。到2025年,完成四川商舟实业有限公司绿色矿山创建。(牵头单位:区自然资源局;配合单位:金口河生态环境局。)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升农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

4.发展绿色低碳农业。依托“金口金品”茶、林果、道地中药材、林竹等特色产业,加快农业示范区建设,统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畜禽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能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鼓励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生物质燃料等可再生能源,提升生态农业碳汇能力,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降碳。到2025年,力争培育建设现代农业园区13个,其中省级2个,市级5个,县级6个。(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

5.推广种养循环模式。以金河镇、永和镇等养殖重点乡镇为重点,大力推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模式、林果园加畜禽规模养殖场、粮经作物复合式种植等多种生态循环模式,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形成养殖户、服务组织和种植主体紧密衔接的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方式。探索建立绿色种养循环管理平台,实现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全过程追溯和监管。到2025年,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1%以上。(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金口河生态环境局。)

6.推进药肥农膜源头减量。推进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种植,以中药材川牛膝、黄柏为重点,在永胜乡瓦山村、民主村、金河镇吉星村等地开展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智能水肥一体化等施肥减量技术,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融合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开展农田农膜覆盖适宜性评价,减少农膜使用,推广可降解农膜使用,禁止生产和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农膜(厚度小于0.01毫米)。到2025年,全区药肥农膜实现零增长。(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

7.完善秸秆回收处置体系。开展乡乡建有秸秆收储转运网络和处理利用企业行动,扶持秸秆综合利用经营主体,全面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基料化利用,构建农作物秸秆多元化利用体系。推进秸秆收储转运网点建设,培育秸秆收集专业合作社等专业组织,扶持专业合作组织建立秸秆收储中心,支持村组建立固定收储点,开展秸秆初级压缩处理或就地粉碎还田。到2025年,全区农业秸秆综合利用率不低于95%。(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

8.完善农药包装废弃物、废旧农膜回收处置体系。以蔬菜生产基地和粮经主产区为重点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建设,以种植基地、合作社、农场等集中区及经营门店为基础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鼓励农资经营主体设立废旧地膜回收点,探索农药包装押金返还制度,逐步打通农药包装废弃物收运体系与危险废物收运体系,全面提升农药包装废弃物、废旧农膜回收体系覆盖率。到2025年,全区农膜回收率不低于98%。(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

9.提升农业固体废物资源化、无害化利用水平。积极申报实施农业面源综合治理项目、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设,推进畜禽养殖粪污的专业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争取实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建设项目,提升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置水平。鼓励并支持秸秆能源化、基料化、肥料化等综合利用示范项目,探索建立“企业—收储点—农户”“企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农户”等秸秆综合利用新机制,提升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金口河生态环境局。)

(三)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进生活固体废物资源化。

10.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宣传。加快建设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和激励机制。在金口河区公共机构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试点,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科学稳妥地推进符合金口河区情的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模式。到2025年,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100%,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100%。(牵头单位: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配合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区文体旅游局、区教育局、区经信局。)

11.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强化城乡垃圾收运设施建设,加快老旧收集设施改造,合理布局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站点,鼓励推广具有智能识别、自动计量、自动兑付的功能回收设施建设,优化生活垃圾转运站布局,建立完善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运输体系。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进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减量和再利用,积极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乡)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模式。到2025年,全区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基本完善,生活垃圾收运率和收运量明显提升。(牵头单位: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配合单位: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

12.提升生活源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能力。到2025年,全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置率达到100%,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积极推进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到2025年底,完成垃圾填埋场封场等前期工作。(牵头单位: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13.强化生活污泥安全消纳。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收储运和安全无害化处置,探索推进生活污泥干化制砖、建材利用协同处置等污泥处置利用新途径。到2025年,全区城镇生活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牵头单位:区住建局;配合单位:金口河生态环境局。)

14.强化生活源固体废物全过程监管。建立完善的生活源固体废物分类统计体系,探索社会专业公司参与生活垃圾、餐厨垃圾、污泥、再生资源等生活源固体废物的收集管理,提高低价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水平。(牵头单位: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配合单位:金口河生态环境局、区统计局、区住建局、区供销社。)

(四)强化全过程管理,推进建筑垃圾资源综合利用。

15.推动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大力推动绿色设计、绿色施工、全装修交付等绿色建造,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和节能低碳建筑,提高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全面推进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到2025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城镇建筑比例的100%,全区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40%,装配式建筑单体建筑装配率不低于50%。(牵头单位:区住建局;配合单位: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16.完善建筑垃圾收运体系。积极谋划建筑垃圾堆放场建设,实施建筑垃圾分类,完善建筑垃圾收集体系,综合考虑建筑垃圾产生区域、产生量、运输距离等因素,合理规划布局建筑垃圾的收集、转运、临时处理、消纳处置、资源化利用等设施。(牵头单位:区住建局;配合单位:区自然资源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金口河生态环境局。)

17.提高建筑垃圾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水平。积极引进建筑垃圾利用处置企业,推进拆除与综合利用一体化管理,加快推进建筑垃圾消纳场选址和建设。到2025年,完成建筑垃圾堆放场建设。(牵头单位:区住建局、区自然资源局;配合单位: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18.强化建筑垃圾处理全过程监管。加强全区建筑垃圾收集、运输、中转、回填、消纳和利用等全过程监管,严厉打击乱倒乱埋等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建筑垃圾市场诚信体系,规范各类市场从业主体行为。(牵头单位: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配合单位:区住建局。)

(五)做好危废产生收集暂存监管,强化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

19.加强危险废物环境风险管控。对各类危险废物产生、收集、暂存做好日常监督管理,全面提升危险废物精细化管理,实现源头管控,降低环境风险。(牵头单位:金口河生态环境局;配合单位:区经信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应急局。)

20.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建立生态环境、公安、住房城乡建设、综合执法、交通运输、水务、自然资源规划等多部门联合执法、信息共享、重大案件会商督办制度,探索开展危险废物全过程物联网监管试点建设,定期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等行为。(牵头单位:金口河生态环境局;配合单位:区公安分局、区交通运输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卫生健康局。)

(六)强化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固废利用处置基础设施水平。

21.开展固体废物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全面排查梳理固体废物收储运和利用处置基础设施现状,列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分年度下达基础设施补短板目标任务,统筹规划推进固体废物基础设施建设,推广采用先进设备、工艺,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牵头单位:金口河生态环境局;配合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落实。)

22.全面梳理“无废城市”建设项目,按照加快前期、新开工、续建、竣工四个批次落实动态管理,分批次重点推进。(牵头单位:金口河生态环境局;配合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落实。)

(七)持续完善制度设计,构建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体系。

23.健全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制度体系。根据《关于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意见》《乐山市“无废城市”建设考核评估管理办法》,将“无废城市”建设纳入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考核内容和区委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事项,建立部门责任清单。根据《乐山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要点》,全面推进工业、农业、旅游业、服务业、建筑业、采矿业、快递包装业等固体废物监管重点领域的制度创新。按照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落实产废单位清单化管理制度,建立并动态更新全区危险废物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到2025年底前,全面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无废城市”建设制度体系。(牵头单位:金口河生态环境局;配合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落实。)

24.健全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技术体系。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合作,鼓励尾矿井下充填、农业废弃物再生利用、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等技术研发,加强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的示范推广,提升固体废物处置利用技术水平。(牵头单位:区发改局;配合单位:金口河生态环境局、区经信局、区住建局。)

25.健全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市场体系。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专项资金、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等支持,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无废城市”建设。(牵头单位:金口河生态环境局;配合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落实。)

26.健全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监管体系。积极推进金口河区“无废城市”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和省级固体废物监管平台,全面推进产废企业智慧化监控监管体系建设,实现“国家、省、市、县、产废单位”的五级信息互联互通。将固体废物重点产生企业纳入环境信用评价管理体系。持续强化固体废物执法监管,提升固体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全过程监管水平,强化行刑衔接、检察公益诉讼联动,及时查处并披露固体废物违法行为。(牵头单位:金口河生态环境局;配合单位:区公安分局、区卫生健康局、区交通运输局。)

27.完善环境风险防控管理体系。加强危险化学品、尾矿库、工业渣场、农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单位、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单位、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等环境风险排查和专项整治,持续强化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强化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和环境应急处置演练,健全环境应急管理机制、程序,提升固体废物领域的环境风险防控水平。(牵头单位:金口河生态环境局;配合单位:区应急局、区经信局、区农业农村局。)

(八)营造“无废城市”氛围,广泛传播“无废”理念。

28.营造“无废城市”建设良好氛围。组织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无废城市”建设的举措、进展和成效。组织户外显示屏开展“无废城市”公益宣传。综合运用环保曝光台、心连心热线等平台,进一步畅通群众沟通渠道,广泛听取群众对“无废城市”建设的意见建议。广泛发动党员干部采取“双报到”“志愿者服务”等形式参与“无废城市”建设,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无废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金口河生态环境局;配合单位:区文体旅游局、区教育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交通运输局。)

29.全面推进“无废细胞”建设。积极推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工厂、饭店、商场、集贸市场、社区村镇等开展“无废细胞”建设,全面推进具有金口河特色的“无废景区”“无废园区”“无废工厂”“无废彝区”“无废机关”“无废学校”“无废医院”“无废小区”“无废工地”“无废酒店”等十大类“无废细胞”建设,到2025年,全面完成市下各类“无废细胞”建设目标任务。(牵头单位:金口河生态环境局;配合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落实。)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有关区领导为副组长,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局、区卫生健康局、区经信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统计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教育局、区公安分局、区财政局、区自然资源局、金口河生态环境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应急局、区文体旅游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金口河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金口河生态环境局,负责统筹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明确职责分工;根据市级实施方案,制定印发金口河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建立部门责任清单和重点工作任务清单。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强化责任担当,要认真组织实施“无废城市”建设各项工作,协调解决“无废城市”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共同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工作。

(二)加强政策资金保障。

强化资金支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加大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发挥财政资金带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无废城市”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争取绿色金融支持。建立多元化投入渠道,加强“无废城市”建设的市场化投融资机制和商业模式探索,积极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无废城市”建设。运用好绿色金融工具,通过生态导向模式(EOD)、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支持“无废城市”建设项目落地,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与相关部门建立绿色项目认证,鼓励有需求的企业开展绿色企业认证,更好发挥各类资本的市场配置作用,全面助力金口河“无废城市”建设。

(三)强化科技支撑。

加强与成渝地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合作,组建由“企、学、研、政”等相关部门和专家共同组成的专业技术团队,整合各类专家资源,指导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建设,强化与重庆大足、武隆、长寿和成都平原城市的“无废城市”建设经验共享,多渠道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制度、理念、经验、技术。大力支持并推广技术创新,加强技术研发攻关,积极探索并实施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全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全面支撑乐山“无废城市”建设。

(四)强化宣传引导。

加强对“无废城市”的宣传力度,强化“无废文化”宣传引导,面向政府机关、学校、社区、家庭、企业广泛开展“无废文化”的培训教育,将“无废城市”建设、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等相关内容纳入政府、企业、干部培训及市民教育体系。加强固体废物产生、利用与处置信息公开,充分保障公众的参与权、监督权,畅通“无废城市”意见反馈通道,提升公众对“无废城市”建设成效的满意度,让“无废城市”理念深入人心,全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全民共同参与的“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格局。

(五)强化监督考核。

金口河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开展年度目标考核,对各区级部门、乡镇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年度目标考核结果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考核、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综合考核评价、自然资源离任审计的重要依据,对年度考核评估结果未通过的单位,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同时,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和评估结果,科学合理开展方案的中期调整。

附件:1.金口河区“无废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2.金口河区“无废城市”建设评价任务清单

3.金口河区“无废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清单

4.金口河区“无废城市”建设责任清单

附件1—4.doc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乐山市金口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833)2711072 旅游咨询电话:(0833)2711985
网站标识码:5111130003 蜀ICP备07001422号
党政机关标识 政府网站找错
川公网安备案号图标

川公网安备 511113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