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金口河区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 计 公 报 金口河区统计局 2015年3月20日 201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基调,紧紧围绕“项目落地年”工作主题,凝心聚力抓落实,攻坚克难求突破,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一、综 合 年末全区总户数20331户,户籍人口为52722人。出生人数387人,死亡人数469人,人口出生率8‰,死亡率为9.7‰,自然增长率为-1.7‰。在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5211人,农业人口37511人;男性人口27354人,女性人口25368人,人口性别比为107.8。全区计划生育率为91%。年末常住人口4.93万人,城镇化率45.84%,比上年提高1.22个百分点。 表1 2014年户籍总人口数及其构成 单位:人 指 标 | 年末数 | 比重(%) | 全区总人口 | 52722 | 100.0 |
| 其中:男性 | 27354 | 51.9 |
| 女性 | 25368 | 48.1 |
| 其中:0-18岁 | 9326 | 17.7 |
| 18-35岁 | 13152 | 25.0 |
| 35-60岁 | 20421 | 38.7 |
| 60岁及以上 | 9823 | 18.6 |
|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98252万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461万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234946万元,增长4.2%;第三产业增加值46845万元,增长11.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5%,比上年上升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78.8%,下降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5.7%,上升1.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2、3.4和1.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3%、67.2%和29.5%。人均GDP为60497元,比上年增加2151元,增长5.1%。 图1 2010—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79895万元,增长 6.3%,非公有制经济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5.1%,占GDP的6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06万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57867万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16522万元,增长6.7%。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3%。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2.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5%。 表2 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指 标 | 涨 跌 |
|
| 居民消费价格 | 1.8 |
|
| 食 品 | 2.3 |
|
| 其中:粮食 | -0.3 |
|
| 油脂 | -3.4 |
|
| 肉禽及其制品 | -2.7 |
|
| 蛋 | 12.2 |
|
| 烟酒及用品 | -3.1 |
|
| 衣 着 | 3.9 |
|
|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 1.6 |
|
|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 3.5 |
|
| 交通和通信 | -0.1 |
|
|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 1.7 |
|
| 居 住 | 0.6 |
|
|
图2 2010年—2014年居民价格涨跌幅度 
年末全区城镇就业人员76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城镇安置失业人员就业526人。 全年国税税收收入12484万元,比上年下降9.5%。地税税收收入10764万元,增长5.7%。 二、农 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6605公顷,比上年增加209公顷。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055公顷,比上年增加13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76公顷,比上年增加5公顷;蔬菜种植面积713公顷,比上年增加25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10666吨,比上年增产0.1%;油料产量208吨,增产1.5%;蔬菜产量10986吨,增产3.2 %;茶叶产量132吨,增产51.7%;水果产量1208吨,增产12.0%。 表3 201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吨 产品名称 | 产 量 | 比上年增长(%) | 粮 食 | 10666 |
| 0.1 |
| 其中:稻谷 | 464 |
| 0.4 |
| 小麦 | 299 |
| -4.2 |
| 玉米 | 4978 |
| -0.7 |
| 油 料 | 208 |
| 1.5 |
| 茶 叶 | 132 |
| 51.7 |
| 水 果 | 1208 |
| 12.0 |
| 蔬 菜 | 10986 |
| 3.2 |
|
全年出栏肉猪39104头,比上年增长3.5%;生猪存栏27723头,增长0.1%;出售和自宰的肉用兔59111只,增长2.8%。全年肉类总产量3088吨,比上年增长3.6%。其中,猪肉产量2614吨,增长3.5%,占肉类总产量的84.7%;牛肉产量213吨,增长5.4%;羊肉产量87吨,增长4.8%;禽肉产量103吨,增长3.0%。禽蛋产量405吨,增长15.1%。 全年水产品产量60吨,与上年持平。全年造林面积311.83公顷,退耕还林面积3533.33公顷。森林面积33514.5公顷,森林覆盖率55.98%,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全年有效灌溉面积350公顷,实际耕地灌溉面积300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9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2%。农村用电量911万千瓦小时,增长0.89%。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4%,产品销售率101.52%。 图3 2010年—201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 
全年规模以上金属硅产量23872吨,比上年增长9.25%。微硅粉产量5484吨,增长61.25%。铁合金产量192722吨,增长1.9%,其中:高碳铬铁159411吨,增长0.95%。发电量102241万度,增长6.1%。黄磷2600吨,增长18.0%。棉纺4918吨,下降3.44%。磷矿58938吨,下降42.77%。磷精矿356227吨,增长73.79%。 全年全部工业用电量120075万千瓦小时,比上年下降2.5%。 表4 201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指 标 | 计量单位 | 累计 | 累计比同期±% | 金属硅 | 吨 | 23872 | 9.25 | 微硅粉 | 吨 | 5484 | 61.25 | 铁合金 | 吨 | 192722 | 1.90 | #高碳铬铁 | 吨 | 159411 | 0.95 | 发电量 | 万度 | 102241 | 6.13 | 企业用电量 | 万度 | 120075 | -2.46 | 三聚磷酸钠 | 吨 | - | - | 黄 磷 | 吨 | 2600 | 18.0 | 磷酸氢钙 | 吨 | - | - | 棉 纺 | 吨 | 4918 | -3.44 | 磷 矿 | 吨 | 58938 | -42.77 | 磷精矿 | 吨 | 356227 | 73.79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12100万元,比上年下降10.49%;实现利润32900万元,比上年下降1.8%;实现利税58100万元,比上年下降8.07%。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总产值565万元,比上年增长76.56%。有资质等级建筑企业1户。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4777万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民间投资52937万元,增长387.4%。 图4 2010年—201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速度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第一产业投资5600万元,增长37.0%;第二产业投资239309万元,增长20.6%,其中,工业投资238218万元,增长23.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93.5%;第三产业投资9868万元,下降16.6%,其中,交通运输投资1440万元,下降31.9%。 表5 2014年主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万元 行 业 | 投资完成额 | 比上年 增长% | 农、林、牧、渔业 | 5600 | — | 采矿业 | 0 | — | 制造业 | 36937 | 280.6 | 其中:纺织业 | 1900 | —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1300 | -80.0 | 金属制品业 | 33737 | 7487.1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174405 | 7.3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440 | -31.9 | 批发和零售业 | 0 | -100.0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2880 | —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320 | — | 房地产业 | 5228 | -6.7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0 | -100.0 |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174万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批发业零售额8021万元,增长12.0%;零售业零售额31437万元,增长10.9%;住宿业零售额6165万元,增长11.2%;餐饮业零售额15551万元,增长10.3%。 2014年全区纳入月报统计的限额以上企业(单位)5户,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161万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3%。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517万美元,比上年下降77.1%。其中,出口总额0亿美元,进口总额517万美元,下降76.5%。 图5 2010年—2014年进出口总额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713万元,比上年增长1.5%。 全区公路通车里程已达323公里,其中等级公路315公里,境内铁路运营里程35公里,火车站3个。年末全区民用汽车拥有量2597辆,比上年增加86辆。 表6 2014年全社会营业性水陆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 单 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货物运输总量 公路 铁路 货物运输周转量 公路 铁路 | 万 吨 万 吨 万 吨 万吨公里 万吨公里 万吨公里 | 144.5 66 78.5 8028 5280 2748 | 12.98 20.0 7.68 15.49 20.0 7.70 |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637万元,比上年下降4.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66万元,下降15.8%,电信业务总量3371万元,比上年下降3.0%。 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7821户,固定电话用户达到5797户,其中:城区电话用户4669户,农村电话用户1130户。互联网有线宽带用户达到8010户,比上年净增3943户。 图6 2010年—2014年年末电话用户数 
年末全区共有2个邮政局(所),全区有邮路7条,邮路总长度达到98公里。 全区实现旅游总收入9698万元,比上年下降23.99%。接待入境旅游34.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9.42%。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公共财政总收入17641万元,增长3.2%,占GDP的比重为5.9%。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3939万元,下降16.3%,占GDP的比重为4.7%,在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11031万元,增长1.8%;公共财政支出60885万元,增长8.9%。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50353万元,比年初增加24406万元,增长19.4%;各项贷款余额为139990万元,比年初增加14297万元,增长11.4%。 表7 2014年全区金融机构存贷款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万元 指 标 | 年末数 | 比年初增长% | 各项存款余额 | 150353 |
| 19.4 |
| 其中:居民储蓄存款 | 100205 |
| 8.2 |
| 各项贷款余额 | 139990 |
| 11.4 |
|
九、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 2014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18所(幼儿园5所,小学9所,初中2所,九年一贯制2所),在校生4455人(幼儿人数1168人,小学人数2148人,初中人数1139人),比上年减少947人;教职工574人(含民办幼儿园、编外人员、特岗教师),编内508人,比上年减少14人,其中,专任教师389人。全区幼儿园5所,幼儿园在园幼儿1168人,比上年增加53人。全区小学11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在校小学生2148人,毕业生309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普通初中4所(含初级中学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招生314人,在校学生1139人,毕业生517人。高中招生178人,高中在校616人,毕业生214人。高考报考人数 364人,省控上线353人,上线率96.97%,330人升入高校学习,录取率90.65%。报考成人高校238人,录取207人,录取率86.97%,全年参加自学考试30人。全区有3512名中小学生享受“两免一补”,全年投入资助资金382万元,其中:免杂费204万元,免教科书费45万元,补助寄宿制学生生活费133万元。全区新建综合楼面积2393.51平方米,维修加固校舍4240.5平方米。改造运动场2800平方米。高中毛入学率90%。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区有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6个,电视台1个。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年末全区共有档案馆1个。 全区共有卫生机构6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个。各类医疗机构床位220张,其中医院120张,卫生院75张。卫生技术人员192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6人,注册护士55人。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乡镇卫生院6个,床位75张,卫生防疫人员13人。 全区综合体育场馆1个,体育场地94个,举办单项比赛15次,举办全民健身活动15次。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310元,比上年增加707元,增长10.7%,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132元,增长2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43元,增长9.4%。人均消费支出15032元,增长3.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9.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9.2% 。 图7 2010年—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速 
图8 2010年—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速 
图9 2010年—2014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年末全区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0205万元,比年初增加7633万元,增长8.2%。 年末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9136人,比上年末增加2507人。其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8907人,企业养老保险新增扩面247人,养老保险基金支出4659万元,当年末结余166万元;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人数3048人,征收失业保险金217.8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支出17.3万元,当年末结余202.8万元;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7200人,企业医疗保险新增扩面2350人,征收医疗保险基金1759万元,医疗保险基金支出824万元,当年末结余2350万元;工伤保险新增扩面339人,征缴工伤保险基金488万元,生育保险扩面5人,征缴生育保险基金81万元,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30591人。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初步核算,全年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34.95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加0.95万吨。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17%。 全年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6天,达标率为92%。
城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0.5万立方米,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0%。建成区绿地率36.5%。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1起,死亡人数1人。全年交通事故176起,刑事案件立案61件,治安案件查处118件,犯罪人数25人,青少年案件占全部案件比重2%。 注: 1、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公报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2010年及以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为50万元及以上项目,2011年起统计口径调整为500万元及以上项目。 4、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对三次产业划分进行了修订,将“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服务业”,“采矿业”中的“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等三个大类调入第三产业。 5、公报中户籍人口、就业、税收、林业、水利、渔业、农业机械化、对外经济、交通运输、邮政、通讯、旅游、财政、金融、保险、教育、科技、文化、广电、卫生、体育、社会服务、社会保障、城区建设、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交通事故、消防等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单位。 6、农业数据为市农业局和市统计局发文对数据进行调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