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河区聚焦农业生物安全防控关键环节,构建“源头检疫+全民阻截”双轨防控模式,高效推进甘薯小橡甲全域防治攻坚行动,仅用10天即圆满完成目标任务,虫害发生率同比下降70%。
一、行动“快节奏”:精准施策,抢抓防控黄金期
精准把握甘薯小橡甲扩散窗口期,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区科技局组建“虫害防控突击队”深入田间地头,3日内在全区5个乡镇、21个村开展集中培训与田间指导共计13场(次),累计发放防控手册800份,实现重点种植区域宣传全覆盖。
二、机制“高效率”:源头管控,构建四级联防体系
严格执行“甘薯种薯、种苗检疫准入制度”,要求所有外来种薯、种苗必须经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检疫认证后才可调入。有效拦截未检疫种薯3批次,共计832公斤,从源头降低虫害输入风险95%以上。同时,增设村级虫情观察员26名,构建“区—乡—村—户”四级联防联控体系,虫情上报与处置时效缩短至2小时,确保防控措施迅速落地见效。
三、成效“高质量”:科技赋能,实现生态经济双赢
积极推广“生物诱捕+土壤消杀”集成防控技术,有效减少50%化学农药使用量,显著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在核心示范区,甘薯商品果率攀升至95%,品质显著提升。通过精准防控,全区1.2万亩甘薯预计挽回产量损失1800吨,直接保护经济效益超600万元。永和镇黎明村农户王建军欣喜反馈:“今年薯块虫眼明显减少,每斤多卖了0.3元,收入增加了不少!”
四、长效化推进:树立标杆,打造“金口河样板”
下一步,金口河区将持续深化农业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总结提炼成功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金口河样板”。通过加强长效化监测预警、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强化科技支撑与人才队伍建设等,不断提升农业生物安全防控能力,为全区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