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金口河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天是:
标题
无障碍浏览无障碍浏览 | 长者专区
金口河区人民政府

乐山市金口河区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

发布日期:2019-11-26   信息来源:生态环境局  【字号:

一、总体要求

认真落实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统筹山水田林湖草系统治理,强化污染治理、循环利用和生态保护,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为目标,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洁化、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农业生产清洁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农业产业模式生态化为路径,突出重点领域,动员各方力量,强化各项举措,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突出短板,建设生态宜居、青山绿水、美丽田园新农村,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2019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8%以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76%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3%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3%以上,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比重达到60%以上。

2020年,全市农业农村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力争实现9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70%左右的行政村具备污水处理能力,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左右,村容村貌显著提升,管护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农业面源污染有效控制,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主要产粮大县、果菜茶主产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70%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比重达到68%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1.清理农村生活垃圾。全面落实“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区处理”体系,2019年10月底前实现行政村专职保洁员全覆盖。各乡(镇)要重点清理村庄公共场所周边、公路沿线、沿河两岸、村巷道及农户房前屋后等重点区域的生活垃圾。在2019年“五一”节前,全面清除上述重点区域积存垃圾,切实解决“垃圾山”“死角垃圾”“垃圾围村”“垃圾围坝”等突出问题;在2019年“国庆”节前,确保村庄干净、整洁、有序。(责任单位: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农业农村局、区住建局、生态环境局、区财政局、区水务局、团区委、区妇联,各乡(镇)党委和政府)      

2.清洁农村水源水体。清淤治理农村水井、水塘、小河沟、污水沟、臭水沟,清理水面漂浮垃圾,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按照“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分区分类、因地制宜”原则,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能力建设,推广符合农村实际的小型化、低成本、易维护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区行政村具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的达到60%以上。宣传污水治理常识,强化农户节水及规范排污意识,提高生活污水综合利用和处理能力。(责任单位:生态环境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务局、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区卫生健康局、各乡(镇)党委和政府)

3.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废弃物。严格按规定清收、处理病死畜禽尸体、农业投入品包装物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控制农药、化肥等过量使用,规范畜禽养殖和粪污无害化处理,扎实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区经信局、区教育局、区供销社、各乡(镇)党委和政府)

4.清理整洁乡村道路。全面清理通乡村(组)公路、村庄联户路两旁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标识标牌东倒西歪、白色垃圾成堆、杂草丛生及路面枯枝烂叶、碎石淤泥、排水沟不畅通等突出问题,严格落实常态化保洁责任制,确保道路干净整洁。(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区自然资源局、区妇联、团区委、各乡(镇)党委和政府)

5.改造农村户用厕所、公厕。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旱厕改造,积极推进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资源化利用,进一步细化明确年度计划,分层次、分类别有序推进。通过新建、改建或与村委会整合建设等方式,在人口规模较大的聚居点配套建设公厕,完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019年底全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5%以上,行政村至少有一处公共厕所的达到80%以上,并建立健全管护长效机制。(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住建局、生态环境局、区卫生健康局、区财政局、区自然资源局、各乡(镇)党委和政府)

6.改建村庄路灯照明与入口牌坊。每个村庄根据人户聚集度、用电成本、维修维护等实际情况,安装适宜的路灯设施,全面解决好村庄夜间照明亮化问题。在村庄入口处修建具有乡土特色、简约明了、花钱不多的村庄牌坊。(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联系村帮扶部门、各乡(镇)党委和政府)

7.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加强卫生防疫、健康生活宣传教育,发挥村规民约作用规范村民行为,激励引导农民群众转变观念,培养良好卫生习惯,促进村民主动爱护、维护环境卫生。(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局、区文体旅游局、区教育局、团区委、区妇联,各乡(镇)党委和政府)

8.农家庭院美化。全面清理房前屋后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清净庭院环境,整洁室内卫生,绿化、美化庭院,广泛开展“最美庭院”评选活动,不断激发群众爱干净、讲卫生、美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交通运输局、联系村帮扶部门、各乡(镇)党委和政府)

9.村庄环境绿化。全面开展进出道路两旁、农户房前屋后、公共地段空间植树造林,栽花种草,选好花卉苗木,达到春能赏花、夏能乘凉、秋能尝果,增强果园经济与生态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效果。(责任单位:区自然资源局、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区交通运输局、联系帮扶部门、各乡(镇)党委和政府)

10.不断提升村容村貌。总结推广“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模式,实施“庭院美化、道路洁化、村庄绿化、照明亮化、河渠清化、乡土文化”等六大工程,抓好入口牌坊建设,开展乡村道路、农田林网和村内公共空间的绿化、美化。整治农户院落环境,保持庭院地面平整无积水,物品堆放有序,无裸露垃圾,无畜禽粪便。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将改善院落环境和发展休闲旅游统筹相结合,全面提升村庄美丽形象。(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区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扶贫开发局、区文体旅游局、团区委、区妇联,各乡(镇)党委和政府)

(二)着力解决养殖业污染

1.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严格畜禽规模养殖环境监管,将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纳入重点污染源管理,依法执行环评制度,杜绝粪污排放。全面落实畜禽养殖场(户)赋码备案制度,完善畜禽规模养殖场直联直报信息系统,构建统一管理、分组使用、共享直联的管理平台。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建立畜禽规模养殖场废弃物减排核算制度,将无害化还田利用量作为统计污染物削减量的重要依据。支持规模养殖场配套完善畜禽粪污收集、处理、储存、利用设施,以农用有机肥和农村能源为主要利用方向,深入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构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绩效评价考核制度。以畜禽养殖区域水环境质量改善为导向,紧密结合水体达标方案编制实施,强化流域环境管理,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促进全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广。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因地制宜推广粪污全量收集还田利用技术模式。(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

2.加强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开展网箱网围养殖整治,依法全面拆除禁止养殖区内的网箱网围养殖,取缔限制养殖区、养殖区内无证网箱网围养殖,集中整治限制养殖区、养殖区内污染水体的网箱网围养殖。推进水产养殖节水减排,对集中连片池塘养殖和工厂化养殖区域开展养殖尾水整治、老旧池塘改造,引导养殖场建设进水沉淀池和养殖尾水生态净化池,促进水产养殖基础设施、生产设施装备全面升级。(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

3.推进养殖生产清洁化和产业模式生态化。调整优化水产养殖区域布局,明确区域生产功能,2019年,完成编制发布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严格执行畜禽养殖禁养区管理规定,调整优化畜禽养殖区域布局,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因地制宜发展适应性畜牧业,禁止在禁养区兴办规模畜禽养殖场,禁止在限养区新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全面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建设,每年新改扩建生产高效、环境友好、产品安全、管理先进的标准化养殖场1个以上。推进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因地制宜发展池塘健康养殖、稻渔综合种养、流水养殖、水库生态养殖、循环水及设施渔业等健康养殖模式。落实养殖产业模式生态化标准,开展养殖产业模式生态化试点。以生态养殖场为重点,带动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

(三)有效防控种植业污染

1.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深入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和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与全程绿色防控,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提高农民科学施肥用药意识和技能。集成推广秸秆还田、沼液沼渣等绿色高效技术。应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等绿色防控技术。严格控制高毒高风险农药使用,大力推广高效缓控释肥料、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新型产品和先进施肥施药机械设施。推进中药材、高山蔬菜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建设,发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作用,带动绿色高效技术更大范围应用。到2020年,全区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全区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15%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20%以上。(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各乡镇)

2.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构建秸秆收储体系,指导农村秸秆综合利用,实施秸秆还田,大力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等多种形式利用,加快建立秸秆产业化利用机制。深入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处理利用,在全区重点用膜农业农头企业及区域,加大力度推进农膜回收利用,推广地膜减量增效技术,有效减少农田中地膜残留量,减轻农田残膜污染。深入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不断探索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监管体系,进一步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贮存、运输、处置活动的监督管理,防治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区发改局)

3.大力推进种植产业模式生态化。发展节水农业,实施国家、省、市相关节水减排战略。进一步做好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节水改造,选育抗早节水品种,发展旱作农业,推广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技术。到2020年,全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40以上,有效减少农田退水对水体的污染。集中连片打造中药材、高山蔬菜绿色高产高效区域,大力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技术。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开好头起好步依托金口河区大峡谷、大瓦山等优质旅游资源,深入探索农旅融合,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重点建设好“一街、一村、一基地”、生态食品加工园等项目,逐步完善金口河区农业产业链。(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务局、区发改局、区财政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工作推进机制,生态环境局负责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实施统一监督指导,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污染治理信息共享、定期会商、督导评估,形成行业部门抓治理、生态环境局统一监管的工作格局。各乡镇党委和政府对辖区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负责,承担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主体责任,并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二)完善经济政策。探索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不断完善相关农业补贴政策,加快构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湿地保护、农业投入品减量、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主要生态系统农业补偿机制。执行农机购置补贴、落实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电价优惠政策。落实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用地支持政策。

(三)强化资金保障。建立稳定的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投入机制,统筹整合相关资金,集中用于农业农村污染治理。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对农业农村污染治理领域的支持力度,引导融资担保机构积极向农业农村污染治理项目提供融资担保服务。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以工代赈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提升监管能力。建立健全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平台。创新监管手段,及时发现农业农村环境问题。建立农业农村环境监管执法工作机制,设置农业农村环保专兼职机构,强化农业农村环境执法监管。整合科研资源,强化科技攻关,为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五)加强村民自治。强化村委会在农业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协助政府和有关部门推进垃圾污水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责任。将农业农村环境保护纳入村规民约,建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直接受益机制。广泛开展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宣传和教育,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形成家家参与、户户关心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六)强化监督考核。区政府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组织督导评估,并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对污染问题突出、治理工作推进不力的乡镇和部门进行问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乐山市金口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833)2711072 旅游咨询电话:(0833)2711985
网站标识码:5111130003 蜀ICP备07001422号
党政机关标识 政府网站找错
川公网安备案号图标

川公网安备 511113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