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需开展四川省大渡河枕头坝二级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征求公众意见,特发布本信息公告。 1、项目概况 枕头坝二级水电站为大渡河干流水电开发的第23个梯级、坝址位于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大渡河中游段张村沟沟口上游300m处,距上游已建枕头坝一级6km,距下游已建沙坪二级22.5km,距大渡河河口152km。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兼顾库区供水。枕头坝二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300MW,多年平均发电量15.03亿kW·h,电站建成运行后为金口河提供电能、其余电力供往四川电网,满足受电区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 2、预防和减轻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 (1)施工期 废水:砂石系统加工废水采用砂水机械分离+沉淀池+DH高效旋流澄清器处理后回用;混凝土拌和系统冲洗废水采用投加絮凝剂,矩形沉淀池处理;修配系统含油废水经排水沟收集,汇集于调节池,再经隔油池、气浮分离式进行油水分离;生活污水处理采用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基坑废水通过在基坑内布置沉淀池,并投加絮凝剂和中和剂,静置沉淀抽排至下游水体,剩余底泥定期人工清除;在采取采用成熟的施工工艺和设备、严格按照施工时期计划开展施工作业、在施工混水区投放设置防污帘、控制SS扩散范围等措施后,可减小河道整治含泥废水悬浮泥沙的影响。 废气:施工期大坝基础开挖及施工作业高度集中的左右岸坝肩等开挖区,要求在大坝施工作业区上下游边界处各设置1套水雾喷淋系统(水鸟喷淋系统),要求对砂石料加工区地面进行硬化,定期清扫和冲洗,在砂石料作业区出口处设置1处车辆冲洗系统,对运输车辆轮胎及车身进行清洗,确保车辆干净整洁;混凝土拌合料仓周边设置隔墙及顶棚防护设施,砂石料输送采用全封闭皮带机;砂石料作业区配备1套水雾喷淋系统,减少无组织粉尘排放,夜间采用防水布对料仓进行遮盖。混凝土拌合、水泥和粉煤灰储罐系统等实行全封闭作业,在粉煤灰、水泥储罐及拌合系统顶部设置布袋除尘系统,经处理后排放;在表土及弃渣场作业区合理设置车辆冲洗系统,确保表土及弃渣运输车辆进出场均得到全面的清洗,减少扬尘污染。选用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使用符合标准的油料或清洁能源,使其排放的废气能够达到国家标准。施工期优先采用液化气或电能,尽量减少煤炭的使用量,如食堂采用液化气,取暖采用空调等电器,减轻煤炭燃烧污染物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噪声:要求夜间22:00至凌晨6:00之间时段禁止施工;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具,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机械润滑,降低运行噪声;对砂石加工系统及混凝土拌和系统配备成套隔声设备,并使用减噪槽、减振机座等;在砂石料加工区粗破、中破及细破等破碎机处设置隔声围挡,将拌合楼布置在密闭房间内,采用多孔性吸声材料建立隔声屏障、隔声罩和隔声间,并设置隔音操作车间。在大坝施工区靠近滨河路侧设置长657m、高2.5m的固定式声屏障,在滨河路靠近大渡河侧设置长150m、高2.5m的移动声屏障,随河道整治作业点移动。对噪声源采用减振、吸声、消声、隔声等噪声污染综合防治措施后,项目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固废:施工期间按照“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委托金口河区环卫部门对施工营地生活垃圾进行统一清运,就近运往金口河区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 陆生生态:优化工程布置,工程选址应尽量避免占用区域林地,应尽量选择荒地、未利用地,减少对沿线自然生态和植被的破坏。优化施工方案,项目弃渣场、河道整治开挖渣料、坝址等工程的设置要在最大限度上做到挖填平衡,减少土石方远距离调运,尽可能地减轻在施工过程中因土石方运输造成的扬尘污染以及雨季施工潜在的水土流失等对植被的破坏。弃渣场、施工场地、临时便道等临时占地,优先避开评价区内植被较好的区域,严禁越界施工,尽量少破坏动物生境。 (2)运行期 水生生态: ①栖息地保护:将江沟最下游拦渣坝以下1km河段及江沟河口段列为栖息地保护范围,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生境修复。 ②增殖放流:建议在干流枕头坝二级库尾段、支流江沟栖息地保护河段,将重口裂腹鱼、齐口裂腹鱼、长薄鳅、白甲鱼、白缘䱀、青石爬鮡、红唇薄鳅、长鳍吻鮈作为本项目增殖放流对象。 ③过鱼措施:枕头坝二级水电站过鱼设施主要过鱼对象为齐口裂腹鱼、重口裂腹鱼、青石爬鮡、白缘䱀,兼顾河段其他鱼种,拟定3~9月为枕头坝二级鱼道的过鱼季节,其中,3~5月和8~9月为主要过鱼时期,推荐布置同侧竖缝式鱼道。 ④生态流量:枕头坝二级水电站最低下泄327m³/s的生态流量,初期蓄水采用泄洪闸泄放生态流量;运行期通过机组发电或泄洪闸保障生态流量。 陆生生态:植树造林,通过植树造林,提高评价区内植被覆盖,促进区域内植被类型多样化,群系结构及物种丰富化。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耕地及灌草地区域应进行场地清理、土地整治后采取复垦或者抚育的方式恢复生境。对评价区内的古树进行挂牌就地保护,分别作好登记、编号、造册。 地表水:确保电站厂房生活污水经地埋式一体化处理设备处理达标;加快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善库区水质;采取控制污染源为主的营养化防治措施,保护好枕头坝二级库区的水质,有效防止富营养化。 大气:运行期食堂采用天然气为燃料,产生的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处理之后排放,满足达标排放要求,总体而言,营运期大气污染物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很小。 噪声:运行期噪声污染源主要为枢纽区水力发电噪声和泄洪消力池噪声,发电设备位于发电厂房内,产生的噪声对外界环境的影响很小;泄洪消力池噪声为偶发噪声,仅在泄洪时才会产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有限。 3、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枕头坝二级水电站开发建设符合《长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四川省大渡河流域干流水电开发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研究报告》及审查意见要求;工程建设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符合四川省“三线一单”管控要求;由于工程河段上下游的瀑布沟、深溪沟、枕头坝一级、枕头坝二级等水电站开发建设,已经对工程河段水文情势、水温、水生生态等造成了一定影响,但以上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同步开展了生态流量泄放、过鱼、鱼类增殖放流、栖息地保护等减缓措施,并且取得了明显效果;枕头坝二级水电站属于径流式低水头电站,工程开发建设对区域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来自于进一步加剧河段水生生境阻隔,以及施工期间大气及噪声污染,在水文情势、水温、水质等方面不会造成进一步累积性影响。工程在采取报告书提出的生态流量泄放、过鱼设施、人工增殖放流、栖息地保护、大气及噪声污染防治、陆生生态保护等减缓措施后,总体上可保证工程产生的施工期环境影响可接受、运行期河段生态功能不降低、鱼类资源不下降。总体来看,工程建设社会效益显著,在有效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前提下,工程建设的不利环境影响可得到减缓。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工程建设可行。 4、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全文的网络链接及查阅纸质报告书的方式和途径 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全文见链接:网址:http://www.jkh.gov.cn/HTML/List.aspx?acID=6。纸质报告书可在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办公室查阅。 5、征求意见的公众范围 项目范围周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及评价范围内任何关心该项目的专家、政府职员等。 6、公众意见表的网络链接 公众意见表网络链接为:http://www.jkh.gov.cn/HTML/List.aspx?acID=6。 7、提交公众意见表的方式和途径 公众反馈意见方式在项目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直接登陆网站下载并查阅该项目环评征求意见稿或查阅纸质征求意见稿,并将意见按下述联系方式反馈,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将根据公众意见在最终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给与采纳与否的说明。公众可以采取网上发邮件、打电话、邮寄信件等多种方式发表意见。 单位名称: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3698381700; 邮箱:383023991@qq.com; 联系人:罗工。 8、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本次公众提出意见起止时间为2020年5月6日~2020年5月18日。 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2020年5月6日
附件 1 公众参与意见表.docx 附件2 枕头坝二级水电站环评征求意见稿.pdf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