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区行政审批局根据全区民族工作“1+5”体系方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构筑民族团结“连心桥”、服务群众“零距离”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政务服务与群众“面对面”的行业优势,突出三点举措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提档升级。
一是强学习,筑牢民族团结思想基础。坚持教育与服务融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中心组理论学习,强化民族团结理论武装。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究、领导讲课、干部应知应会测试等形式,传达学习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以民族团结知识宣讲、窗口服务意识培训、彝汉“双语”服务等业务培训为抓手,为广大干部职工充电赋能,增进民族了解和互帮互助,把政务服务做到各民族群众心坎里。
二是延服务,推动民族团结暖心细致。结合区内彝汉多民族杂居实际,秉持“峡谷情、心服务”政务服务文化,以为各族群众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出发点,时间空间多渠道延伸服务触角。时间上,推出“延时服务”模式,采取工作时间延时半小时服务、特殊节假日提供无差别服务等方式,切实解决部分民族群众“上班时间没空办、休息时间没处办”的问题,让他们少跑腿、好办事,让各族群众享受到更加便利的政务服务。空间上,推进便民服务向基层延伸。其中,在两个彝族乡便民服务中心提供“双语”服务、帮办代办服务,无偿为民族群众提供办事咨询、指导、协调、代办、帮办等服务,让各族群众享受到家门口的便利,以服务“小举措”,促进各族群众“大团结”;在村(社区)代办点同步提供帮办、代办、代跑适老化服务,为高龄民族群众、残疾群众提供跑腿便利,增强基层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是广宣传,营造民族团结融洽氛围。发挥窗口单位的宣传阵地作用,建设传播民族团结精神新阵地。充分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强化政务服务大厅、政务服务网站、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主阵地作用,利用宣传栏、宣传单、视频、标语、LED显示屏向办事企业和群众、干部职工宣传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在志愿服务站和各窗口放置民族政策宣传手册及宣传品,做好相关内容更新,推动“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等民族团结思想在干部群众心中扎根,引导各族群众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