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金口河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今天是:
标题
无障碍浏览无障碍浏览 | 长者专区
金口河区人民政府

乐山市金口河区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书面)

发布日期:2025-01-26   信息来源:区财政局  【字号:

—2025年1月14日在乐山市金口河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乐山市金口河区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提请区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审查,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及平衡情况。

2024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7829万元,同比增长4.8%。其中:税收收入25429万元,同比增长0.34%;非税收入12400万元,同比增长15.31%。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16976万元,同比增长15.31%。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2024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782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8106万元(返还性收入-783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65135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3754万元)。地方人民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7248万元(一般债券收入3700万元、地方人民政府向国际组织借款270万元、再融资一般债券3278万元),2023年决算批复年终结转结余16194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2682万元,接受其他地区援助收入3900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53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9万元,收入总计146498万元。收入总计减去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6976万元,上解支出4297万元,债务还本支出3642万元(再融资债券安排一般公共预算债券还本支出3278万元,区级财力安排债券还本支出364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477万元,当年收支结转结余12106万元,主要是项目跨年度实施,需要结转下年继续使用的资金。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完成及平衡情况。

2024年区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819万元,同比下降31.29%。202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9625万元,同比增长1.61%。

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情况:202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81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875万元,2023年决算批复年终结转结余12366万元,专项债券转贷收入35100万元(新增专项债券26000万元、再融资专项债券2700万元,地方人民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6400万元),收入总计51160万元。收入总计减去当年政府性基金支出29625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出53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3000万元(再融资债券安排专项债券还本支出2700万元,区级财力安排债券还本支出300万元),地方人民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6400万元,当年收支结转结余11605万元,主要是项目跨年度实施,需要结转下年继续使用的资金。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完成及平衡情况。

2024年我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2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5万元,2023年决算批复年终结转结余16万元,收入总计41万元。收入总计减去当年国有资本经营支出27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9万元,当年收支结转结余5万元,主要是项目跨年度实施,需要结转下年继续使用的资金。

二、2024年财政重大事项情况

(一)2024年地方人民政府债务余额及限额情况。

2023年底,金口河区地方人民政府债务余额122587万元,2024年新增债务42348万元(一般债务7248万元、专项债务35100万元),偿还债务6642万元(一般债务3642万元、专项债务3000万元),2024年底债务余额158293万元。据省财政厅核定我区2024年地方人民政府债务限额173484万元尚有一定空间,债务风险处于可控范围。

(二)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及预备费情况。

在2024年预算执行过程中,全额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2682万元,动用预备费140万元,用于弥补全区机关事业单位津贴补贴(绩效工资)、职级标准调整、退休人员补发津补贴的增支缺口,以及区政府批复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年终预备费结余960万元,安排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三)动用上年结转结余资金情况。

2024年,按照各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规定,全额安排上年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资金16194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结余资金12366万元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结转结余资金16万元。

三、2024年预算工作开展情况

(一)增收节支,确保财政平稳运行。

一是狠抓财政收入。紧紧围绕收入目标,强化收入预判,密切关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以及潜在税源状况,精准挖掘税收及国有资源资产增收潜力,抓好收入组织工作。特别是税收收入面对严峻局面积极作为,收入降幅逐月减少,全年实现正增长。收入质效综合评价排名居全市第一。二是抓重点保平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根据年度可用财力状况,科学编制政府重点保障预算清单,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构建该保必保、应省尽省、讲求绩效的资金安排机制,大力优化支出结构,把严把紧预算支出关口,提升绩效管理刚性。2024年民生支出84019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1.83%。三是积极对上争取。2024年对上争取上级补助收入68889万元,同比增长6.23%。其中:一般转移支付65135万元,专项转移支付3754万元。2024年,全区申报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项目7个,资金需求6.15亿元。“双通过”且通过专家评审,具备发行条件项目5个,申报债券到位额度2.35亿元。

(二)依法理财,防范风险。

一是抓好绩效管理。2024年对全区57个部门22个二级单位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进行绩效目标管理,取消项目预算146个,审减资金18598.7万元。对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进行事后自评,并抽取13个项目开展事后重点评价。对2024年全区预算部门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进行事中监控。组织开展预算绩效管理专题培训2次,共计150余人次参加。二是积极落实化债牵头作用。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制定年度隐性债务化解计划,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单位)和项目,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形成工作合力。成功争取地方人民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三年共计1.92亿元。2024年隐性债务化解完成率129%,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三是抓好财会监督。对全区3个行政事业单位和1个区属国有企业开展会计监督检查。对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开展监督检查,其中抽取10个单位进行现场检查。定期开展全区代理记账机构检查。针对以上检查发现的预算管理、资金支付管理、会计管理、内控管理等问题,形成问题台账和报告,并督促问题单位整改。

(三)深化财政国资体制改革,增强内生动能。

一是全面推进国企改革。持续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依法强化企业独立法人地位,健全以企业章程为基础的国有企业内部制度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金泓公司参与成立四川众城全过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金穗公司参股市级油气开发公司、参与新河村农旅综合体运营。协助金旅公司获批1200万元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并与建川博物馆合作创建“金口河三线博物馆聚落”。二是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稳步推进发票电子化改革、新电子税务局上线扩围工作。积极融入数字化政府建设大盘子,深化税收大数据应用,不断提高税费共治能力和水平。稳步推进税收征管质量5C5R监控评价工作,2024年第4季度5C5R综合指数排名靠前。三是财政评审提质增效。全年共完成评审项目333个,送审金额55144.01万元,审定金额46853.63万元,审减金额8290.38万元,综合审减率15.03%,有效节约财政资金,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效益。四是统筹运用政府采购政策工具,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2024年度完成政府采购项目49个,预算资金6661.12万元,中标(成交)金额6342.62万元,资金节约率4.78%。其中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项目28个,实际成交中小企业中标(成交)34个。五是金融支持稳步发力。保持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稳定,对脱贫户小额信贷进行足额贴息。2024年农业保险完成三大粮食作物投保1.44万亩,保费资金拨付406.63万元。创业担保贷款68户余额780万元,支付贴息资金20万元。五是积极开展财政金融互动。申报金融互动奖补资金28万元,其中支出降低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成本贴息资金23.73万元,“支小惠商贷”和“助农振兴贷”贴息4.32万元。

四、2025年预算草案

2025年,经济增长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财政收入稳步增长面临较大挑战。刚性支出持续增长,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平衡面临更大挑战。

(一)2025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2025年的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要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省委十二届五次六次全会、市委八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兜牢“三保”底线,突出保障重点,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政府债务风险可控。

具体工作中,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树牢“以收定支”理念。严格实施“零基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原则开展预算编制工作。二是从严从紧保障顺序。始终坚持“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债务化解、人员刚性支付等预算安排和资金拨付的保障顺序。三是压减一般性支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夯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主体责任,原则上不得在项目中安排一般性支出事项。四是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将绩效管理实质性嵌入预算编制管理之中,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坚持“管资金、管项目、管政策必须管绩效和监督”。五是防范化解运行风险。严格政府债务预算管理,足额预算PPP项目政府支出责任事项,加强风险源头管控,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

(二)2025年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结合我区年度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跨年度预算平衡的需要,合理编制2025年预算。

1.一般公共预算收支预算。

2025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40000万元,同比增长6%;加上上级提前下达的转移支付资金37023万元、上年结转结余12106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477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入公共预算4329万元、接受其他地区援助收入3900万元等66835万元后,收入总计预算106835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预计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6964万元,上解支出4383万元,债务还本支出5488万元,支出总计预算106835万元。

2.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

2025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算10114万元,加上上年结转结余11605万元,收入总计预算21719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16910万元,调出资金4329万元,政府性基金上解支出480万元,支出总计21719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

2025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算20万元,加上上年结转结余5万元,收入总计预算25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算25万元。

4.需要说明事项。

一是在本预算草案未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前,对于各预算单位2025年1月人员工资、离退休费用按时直发,按时偿还到期应付政府债券利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五十四条规定,特别在此作出说明。

二是按照中、省规定的“三保”保障范围和保障标准,预算安排“三保”支出3.31亿元,其中:保工资2.22亿元、保运转0.28亿元、保基本民生0.81亿元(区级当年安排保基本民生0.36亿元,上级补助收入预估保基本民生0.43亿元,上年结转资金用于保基本民生0.02亿元),“三保”预算安排符合相关政策规定。

三是“三公”经费预算参照上年决算数和在上年预算基础上只减不增的原则进行预算,总额控制在500.75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179.15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291.6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07.4万元,公务用车购置费84.2万元),公务出国(境)经费30万元。

四是项目支出预算必须以区委、区政府确定项目为依据,结合项目绩效评价结果进行编制。

五是预备费安排1100万元。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提取,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

六是安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区级配套资金2000万元。

七是安排促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前期经费)2000万元保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安排产业投资引导资金2000万元,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八是2025年需要组织资金偿还区级政府债务到期本息10918万元(一般债券偿还本金5488万元;一般债券付息1200万元,专项债券付息4230万元),其中:积极争取再融资债券5000万元,用于一般债券还本。

五、2025年财政主要工作

2025年,预计受宏观经济环境、工业硅等市场竞争加剧价格低迷等因素叠加影响,财政收入增长压力较大。重点建设、人员经费、各种改革性成本等各类刚性支出有增无减,民生政策提标扩面资金需求不断增加,收支矛盾尖锐,资金调度紧张。债务风险不容忽视,全区区属国有企业呈现规模小,竞争力弱,经营状况差,现状与形成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服务全区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明显差距。面对严峻局面,我们要认真贯彻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针对性做好各项工作。

(一)全力培植财源。聚焦关“3+3”现代化工业产业体系,盯牢水电、工业硅、矿产等优势资源,加强财税政策与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协同配合,强化质量和效益导向,增强政策合力,放大政策效果,组合运用贴息、奖补、基金、创业就业补贴等各类政策工具手段努力培植重点税源和新兴优质税源。探索成立产业投资引导资金,带动社会资本参与,推动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加快发展。依法依规组织收入,挖掘资源清理、企业属地注册等新的收入增长点,深化大数据运用,推进企业、个人等税费信息智能归集及比对分析,严防跑冒滴漏。

(二)优化支出结构。坚持积极稳妥的支出原则,按照“保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支出顺序,统筹安排政府财力。优化资源配置,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坚决做到集中财力办大事,优先保障新质生产力、乡村振兴、民生等重大领域,不断增强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安排经费保障关乎全区的大项目、大建设等前期支出需求。

(三)积极对上争取。认真钻研国家政策,及时捕捉各类资金信息,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重点做好2025年1.8亿提前批发债工作,积极推动2025年储备14个项目76.4亿元项目的包装工作,做实“十五五”抽水蓄能等11个项目前期工作。

(四)深化绩效管理。将部门预算收支全面纳入绩效管理,事前绩效评估和绩效目标未通过财政审核的,一律不纳入财政预算管理项目库安排预算。加强绩效评价结果与次年部门预算衔接机制,对资金使用规范、绩效好的,在下年度安排预算时给予优先考虑;对资金使用不规范、绩效差的,督促改进,在下年度安排预算时从紧掌握,甚至取消安排。

(五)防范化解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落实中央、省政府债务管理各项规定,统筹资金、资产、资源和政策举措,将政府债务化解任务全面纳入年初预算,减存量,控新增。积极向上级争取发行长期债券,实现债券期限与项目收益周期匹配、存量债务期限结构与新增债券期限结构匹配,平滑债券到期偿还压力。突出集成精准,支持国有企业与金融机构加强协商,依法合规,开展债务置换和存储,延长债务期限,降低融资成本。

名词解释:

一、一般公共预算: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指政府通过向社会征收基金、收费,以及出让土地、发行彩票等方式取得收入,专项用于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国有资本收益作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预算。

四、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反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的支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按照功能分类(按政府活动的社会职能和政策目标划分),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公共安全、国防、农业、环境保护、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及就业支出和其他支出等。

五、一般性转移支付:指上级政府对有财力缺口的下级政府,按照规范的办法给予的补助,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等,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统筹安排和使用。

六、专项转移支付:是指上级政府为实现特定的宏观政策目标,以及对委托下级政府代理的一些事务进行补偿而设立的专项补助资金。资金接受者需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

七、财政收支平衡:主要分为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按照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除本法另有规定外,不列赤字”。

八、预备费:按照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各级公共财政预算应当按照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额的1%—3%设置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

九、政府一般债券:是指地方人民政府针对没有收益的公益性事业发展举债发行的债券,筹集资金安排的支出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本金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偿还。

十、政府专项债券:是指地方人民政府针对土地储备、收费公路等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发展举债发行的债券,债券的发行要对应相应的政府性基金项目,筹集资金安排的支出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本金通过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偿还。

十一、5C5R:5C是指以大征管、大数据为立足点,基于税务机关、税务人员行为视角,以税款征收、纳税服务、风险管控、税务检查、自我纠正及法律救济等5个维度为核心,建立监控指标和评价模型,以服务政策制定、制度完善和领导决策为目的的管理活动。5R是指以大征管、大数据为立足点,基于纳税人办税服务视角,以领票、报税、缴税、退税、筹划等5个维度为核心,以服务基础征管事项监管和税费征缴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活动。

附件:金口河区2025年政府预算信息公开表

附件:金口河区2025年政府预算信息公开表.xls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乐山市金口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833)2711072 旅游咨询电话:(0833)2711985
网站标识码:5111130003 蜀ICP备07001422号
党政机关标识 政府网站找错
川公网安备案号图标

川公网安备 51111302000101号